欢迎加入法治观察网!
冬日上午,阳光洒进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吴淞派出所办事大厅,茅丹丹正在窗口接待一名前来咨询投靠类落户事宜的中年男子。办事人拿出先前根据网上信息做的“功课”,茅丹丹发现多项规定与他的实际情况不匹配,逐项帮他核实解释,圈划出办理要点。半个多小时后,男子满意离开。
每天来办这类事务的居民有几十个,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有人直接在窗口冲民警发脾气。有人说,窗口民警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但所里年轻同事知道,茅丹丹解决的疑难户口“难度完全不亚于破案”。
“好多辖区居民一家几代人,都是我给办的户籍事务。”从警至今,茅丹丹在窗口服务21年——21年零有责投诉,21年考核零差错,21年感谢信、锦旗无数。经年累月的热情服务,不断精进的业务能力,也让茅丹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公安系统“百佳标兵”、上海市公安局“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十年牵挂
通过户籍窗口,茅丹丹见证了很多“人生大事”,也让她跟不少居民成为朋友。但她最牵挂的,是“那些没办成事的人”,命运多舛的男孩多多(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1998年,多多出生在宝山区吴淞医院,由于是非婚生子,“糊涂爷娘”没有给他办理报出生、登记户口等事宜。多多的父亲王某常年在社会上游荡,因违法犯罪多次进出监狱;母亲也对他关心甚少,2003年又不幸病逝。
出生后,多多一直由奶奶抚养,祖孙两人相依为命。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可父亲还在监狱服刑,多多仍没能申报户口。在社会多方的帮助下,多多好不容易才进入校园。
直到2008年,多多居住的小区划入吴淞派出所辖区,奶奶带他到派出所求助上户口的事。看到已经10岁的男孩还没上户口,茅丹丹既诧异又心疼。她多次联系王某,催促他带多多去做亲子鉴定。没想到,刚做完亲子鉴定,王某就把户口所在地址的房子卖了,之后又因吸毒进了戒毒所,多多的户口依旧没有着落。
男孩的遭遇,成为茅丹丹的心结。此后,只要知道王某被释放,她就会跟社区民警、居委干部一起上门劝说。但王某的房产在买卖中存在纠纷,他以自身利益为由拒绝办理户口迁移,多多办理户口的事情再次被搁置。2018年,奶奶去世,已经20岁的多多彻底没了生活来源,因为没有户口,也无法申请社会保障。
十年来,茅丹丹一直跟多多保持联系,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得知多多奶奶去世的消息,茅丹丹很是心急,她一边联合居委会和帮教社工,给多多提供及时的帮助,另一边再次找到王某,劝说他配合民警为多多申报户口。茅丹丹的苦口婆心,终于感化了王某,他签下了申报户口申请表,解决多多的落户难题总算出现曙光。
马不停蹄,茅丹丹奔走学校、医院、法院、民政局、房产交易中心等多部门收集资料,制成厚厚一沓的审批材料。2019年春节前,多多的户口办理终于通过审批。那年小年夜,多多来到吴淞派出所办理户口,看着系统中生成的身份证号,他止不住泪水,连连向茅丹丹道谢。
多问一句
户籍业务没有“容错率”,办理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谨细致。“一定要多问一句”,茅丹丹对年轻同事经常这样叮嘱。这样的工作态度,让她在日常业务受理中发现利用虚假信息申报户口20余起。
“多问一句”不仅为了避免差错,更多时候,是为办事群众着想。居民李先生来窗口为刚过世的父亲办理死亡证明。经验丰富的茅丹丹熟知,死亡证明往往与遗产继承相关联,但办理继承公证需要开具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您办理死亡证明后,是否需要公证继承?”想着让李先生少跑一次,茅丹丹办理业务时就多问了一句。
可这个问题却让李先生十分不解,觉得民警在打探隐私,还冲她发脾气。茅丹丹仍微笑面对,耐心向李先生解释缘由。明白民警的用心后,李先生当场向茅丹丹道歉,一次性办结了所需手续。事后,他还拨打“12345”市民热线向民警表示感谢。
当遇到疑难业务时,“多问一句”是为了找到解题的钥匙。今年初,年过八十的顾老先生来到吴淞派出所户籍窗口,要为在外地的姐姐办理户口外迁证明,以便她领取医疗补助。因历史原因,姐姐档案中的户籍地址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当事人也不记得当时的地址,也就找不到后续的迁出记录。前前后后跑了三次,都没有结果,顾老先生准备放弃了。茅丹丹得知情况后,安慰老先生不要着急,承诺帮他一起想办法。
在户籍窗口工作了20多年,茅丹丹对各个年代的户籍政策都十分了解,她想到之前有知青落户在同学家的情况,就问顾先生有没有当年姐姐同学的信息。这一问,终于让事情出现转机。茅丹丹跟同事一个个翻阅了顾老先生姐姐同学的户籍档案,在大量历史资料中发现了他姐姐登记在同学家里的户口信息。继续循线查询,顾老太太的户口迁出记录终于找到了。
“我坐在窗口这一边办事,但要站在窗口那一边替群众想问题。”每年茅丹丹都会带领户籍窗口的工作人员一起复盘疑难户口,梳理缺失材料和办理思路,争取为当事人寻找解决办法。对于那些按现有政策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户口的当事人,茅丹丹会主动添加他们微信,随时解答疑问,一旦政策变化也能第一时间推送告知。
茅丹丹在翻阅户籍档案(上海宝山警方供图)
“窗口”之外
工作有分工,责任分不分内外?茅丹丹认为,窗口民警的服务范围不能只局限于“三尺之地”,更要主动进家门、访社区,解开“症结”。
今年2月,辖区居民胡先生来到派出所,想给自己外省市户籍的妻子和孩子办理上海户口。茅丹丹当即为他准备了“材料菜单”,勾选了十余项必需材料。谁知胡先生忽然发火,说户籍民警故意给他设置门槛。
茅丹丹微笑着逐一解释政策规定,逐渐平静的胡先生才说出发火的原委:他居住的房屋并非独立产权,母亲和妹妹是共有产权人,按规定需征得所有产权人的同意才能迁入新户口。但母亲和妹妹不同意胡先生妻儿迁入户口,一家人多次产生冲突。
得知情况后,茅丹丹主动联系社区民警,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帮他与家人沟通,调解家庭矛盾。经过多次沟通和协调,胡先生的家人终于同意让他的妻儿迁入户口。随后,茅丹丹又指导胡先生到外地以最快的速度办出各项材料。
如今,派出所的户籍窗口变成了综合窗口,茅丹丹的工作现在要兼顾户政、出入境和交警等业务。“业务范围越来越大,意味着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她说,自己每天浏览新闻、查看“随申办”App,掌握各类业务的更新动向,“现在线上办事很方便,我要熟练操作,才能教居民使用,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