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观察网!

法治观察网

网站首页

时政快讯
法治聚焦
政法资讯
法治建设
法治服务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纵横 > “三官一律”进村屯 法治为笔绘就乡村治理“锦绣图”

“三官一律”进村屯 法治为笔绘就乡村治理“锦绣图”

发布时间:2023-12-16 来源: 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而“十里画廊”,是阳朔山水的一颗明珠,闻名遐迩的遇龙河、月亮山、大榕树等景区就在其中。

  坐落在“画廊”中心地段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凤楼村,依托科学化、规范化的环境建设,推行治理与法治并行,带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今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升级改造,法治并行,全村风景美如画

  初冬,记者来到位于“十里画廊”的月亮山景区,沿着山下宽阔的道路前行,山脚下,是一片金黄色的大草坪,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此或休息或拍照,悠然自得;道路的另一边,古色古香的中式风格民宿酒店、土特产店一字排开,游客如织。村道上,正在巡逻的治安巡防队为景区增添了一份安宁。

  

  凤楼村全貌。

  “这里是凤楼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历村,以前这里是一大片破旧的房屋和废弃的猪牛圈,村民们私搭乱建搞饮食店。因为房子挡住了月亮山的景色,村民们又突发奇想在店旁边建起一个个观景台,以便拉客抢生意。那个时候,‘野马’导游横行,拉客宰客,纠纷经常发生。”高田镇党委委员陆川指着山下的大草坪介绍说。前几年,阳朔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对村庄进行风貌提升改造,把违章建筑全部拆除,露出月亮山风貌,并邀请园艺师精心打造大草坪,修建休闲步道和两处观景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在阳朔县委政法委和高田镇党委、政府的组织发动下,凤楼村党员、志愿者等自发成立了治安巡防队,每天开展日常巡防,“入村、入户、入景区”进行步行巡防,地毯式排查民居、民宿、农家乐等场所的治安防控、火灾隐患、矛盾纠纷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把各种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用“减法”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夯实平安乡村根基。

  现在的历村,就像一个大花园。村民开的民宿酒店、农家乐有31家,每年吸引300多万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旅游产业年收入达7000万元。

  村民们真切感受到环境提升带来的新变化,而这只是凤楼村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凤楼村下辖8个自然村,共有1116户3992人。从2019年开始,在凤楼村实行村党员干部包片区、自然村党员代表包户的机制,不落一户、不留死角,以网格化形式全面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五拆五清五建”工作。先后将凤楼村下辖的水厄底、竹蔸寨、棋丘树、穿岩、凤楼、历村6个自然村打造成具有桂风壮韵的村庄。

  为了充分激活村级治理活力,凤楼村逐步打造网格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立体化防控、信息化支撑的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下辖的8个自然村划分为3个网格、8个“微网格”,配备3名网格员、8名“微网格”员。将综治、应急、民政、计生、社保、文化、乡村振兴等相关职能全部纳入网格化服务当中,推进“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村级社会治理模式。

  网格员每天走村串户,紧紧围绕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小问题、小需求提供精准摸排和服务管理,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环境美了,治安好了,村民生活奔小康

  遇龙河景区漂流精华段全长7公里,穿过凤楼村下辖的水厄底、棋丘树、竹蔸寨3个自然村。

  在水厄底码头,一辆观光电瓶车搭载10多名筏工进入景区;一辆拉着竹筏的运输车则在码头放筏处,通过机械臂放筏;在漂流等待处,游客们在治安员的引导下,有序地登上竹筏。放眼江面,一只只竹筏顺流而下,与两岸景色相映成趣,让人感受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2001年,我就在遇龙河撑竹筏。当时的竹筏旅游项目都由私人老板组织实施,无序砍伐两岸的竹木,私搭了30多个小码头,还在河边搭建饭店,生活污水直排河里。当年河边垃圾遍地,河水混浊,河里无鱼,环境非常差。当时私人老板给的工资很少,为了维持生计,筏工只能向乘坐竹筏的游客索要小费。由于客源不稳定,收入不多,一年之后便辞职去了县城打工。”筏工梁水有说,“近年来,政府成立公司对遇龙河漂流进行统一调配、人性化管理。不仅修复了沿岸植被,还建成了大型码头。收入得到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还为筏工购买社保。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筏工队伍,现在平均每月轻轻松松就能挣到5000多元。”

  凤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家盛介绍,早在2007年,凤楼村构建了“政府引导、政策支撑、各方参与、管理规范、多路并进”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入股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把沿江的2800多户纳入统一管理。公司每年都会拿出收入的12%作为“保景护民”经费,另外拿出25%作为分红发给筏工。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出租门面等手段,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19年,在推行“五拆五清五建”行动的同时,凤楼村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修建竹蔸寨、水厄底人饮工程。通过在竹蔸寨、水厄底、历村修建污水处理工程,把村内民宿酒店、农家饭店、村民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村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保护了漓江生态环境。

  在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凤楼村还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塑民风工程,以法治服务“定分止争”护平安,以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共治共享”激活力,持续夯实乡村法治根基。常态化推动村级“点对点”“面对面”“订单式”精准法治宣传工作,把“知法、守法、用法、敬法”意识根植于群众心中,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乘法”式良性互动,打造民风淳朴、民心向善的浓厚法治氛围。

  “以前治安不好,宰游客的行为时常发生。为了拉客抢客,村民间也闹过不少矛盾。如今,这种现象已经看不到了,大家遇到问题就找‘法律明白人’和驻村法官。”竹蔸寨村的李大爷说。

  目前,凤楼村已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村屯、“人民调解+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法律顾问”等村级法治建设,聚焦涉及村民权益的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组织收益、农民工维权等领域,为村民提供普惠、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

  今年以来,阳朔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在凤楼村下辖8个自然村开展“法律进乡村”服务活动45场次,及时预防化解矛盾纠纷12件,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深入人心,有效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

  如今,凤楼村有民居旅馆80余家、床位超2000张,农家饭馆120余家,旅游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村集体收入达420万元,村民生活奔小康。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6/2023-12/11/content_127000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