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治观察网!
雪域巨变,非凡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亲自为新时代西藏工作谋篇布局,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2016年起,26万多农牧民搬离山高沟深的苦寒之地,在河谷城镇地带实现安居乐业;2019年底,西藏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2021年6月,历时6年建设的川藏铁路拉林段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在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上飞驰…… 2021年7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雪域高原。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在西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加强边境建设,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 崭新的楼房、平整的道路、水电通信等设施一应俱全……见证了沧桑巨变的卓嘎、央宗姐妹由衷感慨,玉麦乡这个曾经的“三人乡”如今焕然一新。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说,“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 “记得第一次通了公路,人们都给汽车献上哈达,如今玉麦的变化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卓嘎介绍,玉麦乡如今有67户200多人,下辖两个行政村,去年全乡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 更大的变化是,乡里有了小学和卫生院,小病不出乡就能治疗,孩子们再也不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外出读书了。在玉麦乡,17名学前适龄儿童和13名小学适龄儿童实现了集中就学,和全区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的教育“三包”政策。西藏自治区这一政策自1985年实施以来,已经惠及数以百万计的学生。“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当好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学生丹增片多说。 风光秀丽的勒布沟,地处山南市错那县境内,与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平均海拔约2400米——沟里的四个乡镇都是门巴民族乡,居民也以门巴族为主。 依靠良好的自然条件,勒布沟各族群众在脱贫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旅游、茶叶种植等产业,收入不断提高。麻麻门巴民族乡的白玛卓玛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去年收入超过6万元。“刚开始,对开民宿、搞旅游一窍不通,政府工作人员就手把手教我。”从卫生保洁到网上销售,白玛卓玛从基础学起,现在已是一名业务娴熟的民宿老板娘。 “守护祖国边疆,建设幸福家园。麻麻乡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网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好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白玛卓玛对脚下的这块土地充满热爱,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正值林芝市墨脱县米日村的收获季节,村民白玛旺扎这几天乐开了花——他家正因为劳力少担心误了农时,没想到民警劳洪达等几个年轻人就来了。 劳洪达是西藏边检总站墨脱边境管理大队的民警,平时经常到群众家里走访,也惦念着群众的急难愁盼。得知白玛旺扎家要忙收割,劳洪达和七八个同事相约工作之余赶过来,没两天就把所有农活干完了。 “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就要靠警民一家亲,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大队长朱毅说。 “十三五”期间,西藏边境县户籍人口稳步增长,206个边境地区产业项目全部开工。截至去年底,西藏624个边境小康村全部建成,21个边境县定点帮扶项目开始实施,西藏边境发展稳定进入新阶段。 发展特色产业,走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盛夏时节,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一组,郁郁葱葱的绿色给阿里的壮美平添了不少生机。但就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荒滩戈壁。2010年开始,西藏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人工种草项目,典角村逐渐发展成人工种草基地,种植了成片的紫花苜蓿等适合高原生长的植物。 “我们这里是高寒地区,天然草场长草很慢,一到冬天牲畜就没草吃了。现在不同了,不仅牲畜有草可吃,我们村子也因绿草变得更美了。”村民次仁欧珠说。 “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十四五’期间,西藏农牧民每年享受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34.2亿元,较上一轮年均资金增加5.38亿元,直补到户资金28.7亿元。”西藏自治区林草局草原管理处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西藏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157万亩,年干草产量超过60万吨。 58岁的拉青,从小就是那曲市嘉黎县的一名牧民,如今成了当地一家牦牛养殖公司的员工,负责给公司的牛撒草料,还要为牦牛做好防疫。该公司负责人欧杰次仁介绍,为闯出一条产业化养牛新路,公司探索传统放牧方式与科学养殖相结合,还通过牛奶、牛肉收购和良种推广的方式带动合作社49家、牧户2138户,2020年实现人均增收近3000元,带动150人就业。 近年来,西藏坚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坚持稳粮、兴牧、强特色,形成了以青稞、牦牛、藏猪、藏羊、奶业、蔬菜、饲草七大产业为重点的“7+N”发展格局,一批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脱颖而出,农畜产品加工综合转化率达到15%。 今年73岁的平措,是林芝市鲁朗镇扎西岗村的村民,也是一家网红家庭旅馆的老板。走进他家的家庭旅馆,三层藏式庭院里,阳光房、观景落地窗、雕花的藏式家具一应俱全。“今年新装修后,差不多每天都会住满游客。”平措介绍,鲁朗镇“雪山林海、云涛彩霞、一岭四季、十里九景”的美景,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金饭碗”,扎西岗村80%的村民开了家庭旅馆,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 旅游业是西藏的支柱产业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西藏共接待游客4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1亿元。随着一系列消费政策的落地见效和旅游市场的逐步回暖,今年上半年,西藏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1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6.52亿元。 西藏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西藏围绕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等目标,确保GDP年均增速达到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8%、10%以上,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复兴号动车组在雅鲁藏布江两岸穿行,窗外是连绵不断的绿色。山南市乃东区金鲁社区居民达瓦欧珠家的小院距离雅鲁藏布江只有几公里,站在小院外远眺,连绵的树林一直延伸到江畔。 达瓦欧珠回忆,在他小时候,雅鲁藏布江沿岸都是连绵裸露的沙丘,大风一吹,沙子四处流动,屋里有沙子,衣服上有沙子,连吃饭的碗里都有沙子。 从上世纪开始,西藏就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开展植树造林,特别是近十几年间,雅鲁藏布江沿岸的植树量日益增大、成活率日益提升。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在贡嘎县到桑日县之间,雅鲁藏布江沿岸形成了长160公里、宽1.8公里、面积约45万亩的防护林带,有了这条“绿色长廊”,这里每年的沙尘天数从上世纪80年代的60余天降至目前的不到10天。 莽莽苍苍的羌塘草原,成群的岩羊、藏羚羊、藏野驴在自由地奔跑。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员巴多一大早就出门了。“我每天早上都在保护区周围巡逻。”巴多表示,“野保员这个工作很不错,能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近年来,西藏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实行“局、分局、站、点”四级管理体制,推行网格化保护,建立了73个管理站、组建由780名农牧民组成的专业管护队伍,实现了保护区从松散管理到严格管理、从开放式管理到封闭式管理,以及专业管护员从普通农牧民到生态卫士的三个转变。依托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专项资金,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提供了70万个生态岗位,不仅保护了生态,也让各族群众增收近40亿元。 如今,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逐渐形成,西藏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截至2021年底,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全区现有森林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2.31%。西藏已记录的野生植物9600多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2种。动物种类也极为丰富,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动物种有162个。 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西藏将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市占比达到100%、示范县区占比达到20%以上,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