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治观察网!
清理整治社区安全隐患,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了解掌握困难群体生活状况,实行一对一“捆绑式”帮扶;全面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今年4月以来,公安和平分局深入开展“双摸排”百日行动,各派出所在完成“一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核录工作的基础上,切实摸清实有人口底数、摸清特殊人群底数,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基础警务对于社区治理的“固本强基”作用,积极推动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用一个个“小警格”撑起了社区“大平安”。
坚持依靠群众
推动社区警务高效运行
初夏的早晨,新兴派出所社区民警吕哲来到朝阳里社区,与居委会对接当日工作后,带领义务巡逻队开始巡逻。检查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忙活了一上午,吕哲的脸上冒出了汗珠。
在“双摸排”百日行动中,新兴派出所探索实施靠党建、靠群众、靠法治、靠技术的“四靠”工作法,每名社区民警都像吕哲一样,奔走在一线、服务在基层,与居委会密切沟通合作,推动基层警务与社区治理无缝衔接。
朝阳里社区是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如何借助志愿服务这一优良传统,让“民力”成为“警力”的有效补充,是吕哲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日常工作中,吕哲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平安建设的新途径,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组织能力,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针对社区独居老人较多的情况,他组织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结对子,提供“一对一”帮扶。同时,大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将平安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员以及经常出入社区的快递员、送奶员、保洁员等纳入信息员队伍,构建群防群治新局面,以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民众满意度。
“有个同事和房东闹别扭,这两天心情一直不好,我怕他出事。”3月初的一天,一名送奶员向吕哲反映,其同事小陈租住在一个“伙单”,因每天凌晨就起床外出送奶,影响邻居休息。小陈想退租另寻住处,却因合同没有到期,与房主因退款问题产生纠纷。
了解情况后,吕哲立即上门调解,经过几天的努力,小陈与房东就退租事宜达成一致。收到退款后,小陈向吕哲连连致谢,对社区民警的优质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7×24小时”值守
见警率管事率大幅提升
按照分局总体部署,各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坚持将社区作为“主战场”,社区民警严格落实“80%时间在社区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接处110警情、化解矛盾纠纷、巡逻防范等工作,社区见警率、民警管事率大幅提升。
针对治安重点地区,南京路治安派出所以国际公寓第一社区警务室为试点,实行“7×24小时”值守办公,及时受理群众诉求。
“我就说了他几句,他就跑出去了,怎么也找不着,真是急死人了!”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居民王先生因琐事与儿子发生口角,12岁的儿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焦急的王先生和家人出门寻找,却一无所获,赶紧到国际公寓第一社区警务室向值班民警宋玮求助。
宋玮立即调取监控视频,组织人员在附近展开搜寻。经过3个小时的查找,最终在小区底商处找到了王先生的儿子,将孩子安全交到家长手中。之后,宋玮又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劝导,嘱咐王先生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父子二人最终重归于好。
服务群众不打烊。通过“7×24小时”值守,民警接报后能够快速反应、快速出警,推动社区警务工作触角不断前移,有力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为平安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排查风险隐患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今年4月,小白楼街泰安道社区居民郭女士在装修房屋时,不慎将其与邻居共用的墙体砸穿。由于邻居家常年无人居住,联系不到房主的郭女士找到小白楼派出所,向社区民警彭红梅求助。
凭借扎实的社区基础工作,彭红梅很快联系到了房主郑先生,向他说明了情况。郑先生到场后,民警又和社区网格员为两家人进行调解。最终,郭女士向郑先生表达了歉意,并很快将受损墙体恢复原样,这起“小风波”得到圆满化解。
秉承“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民警的服务就到哪里”的宗旨,和平分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双摸排”百日行动中,社区民警联手网格员,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风险隐患“全排查、全发现、全报告”。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解惑与解困相统一,依法与依规相一致”,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截至目前,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12%,有力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
和平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双摸排”百日行动充分发挥了群防群治作用,在不断拉近警民距离的同时,理清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思路,为基层公安工作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
上一篇:河东警方重拳治理电信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