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治观察网!
古往今来,不少人“读书偏爱惊人语”,将一些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或置于其案,或铭记于心,用于激励和鞭策自己。
在读书方面,诸葛亮之诫:“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历史的箴言。读书之法,各有会心。近读村志,见乡间家训有“务读书”之教,称“家不论贫富,子女不论智愚,第一要读书。”其所列读书“十则”,至今犹堪借鉴:“静坐则神清;澄思则理透;好问则识广;多读则学博;笔勤则文清;功纯则德进;好冷僻则有炫奇之诫;务细碎则有穿凿之嫌;无卧薪尝胆之志,则心思不至;无破釜沉舟之勇,则功夫不深。”这些精辟之语,道出了求学的“真经”,以此作为座右铭,不仅能使我们懂得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的道理,激励求学之志,而且能使我们从中学到许多读书的宝贵经验。
在励志方面,明代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写过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全联22个字,平中见奇,内涵丰富。上联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专心致志、攻读不辍的学者形象,下联强调作者要时刻关心社会、国家大事的政治家胸怀。联中风雨、家国语义双关,读书声、天下事息息相通,让人引发很多联想。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写出不朽的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仅10个字表达了自己的伟大抱负,一方面要有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文字要为社会服务,体现了做人与作文的一致性。以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超越了传统道德对一个读书人的要求,给“道义”注入新的含义,他为天下苍生舍弃自我,为大众谋福利的博大情怀激励着后人。
在自我修养方面,晚清名臣林则徐有一副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分别来自《大乘妙林经》《书经》《剑阁铭》《论语》中,作为把分散在这几部古书里的语句挑出组成对联,体现了他高超的学识修养,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待人与律己的准则:一要虚心学习,听取各种意见,善于宽容,才算道德伟大;二要有壁立千仞的清峻人品,不被私欲引诱,保持清廉操守,做刚直不阿、挺立世间的硬骨头,成为后人追求的道德境界。还有周恩来青年时代曾写一副对联挂于书房:“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联中“有肝胆人”,即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同道合者,“无字句处”指社会这所大学校,寥寥14个字,把他的胸怀与志向表述得淋漓尽致。
这些富有哲理的锦句名言,之所以成为座右铭,盖因作者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深邃的思想,故能锤炼意境深远、铿锵作响的千古绝句,激起千万人的共鸣,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一位哲人把座右铭称为人生的“坐标”,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些闪烁着真理和智慧光芒的座右铭,能把人引向崇高和睿智,让人在学思践悟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绳。
生活中,还有人喜欢把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当作座右铭,或置于案头,或挂于书房。其实,他的“难得糊涂”的“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清醒状态下的故作糊涂。这种所谓的“糊涂”是聪明的极致。假如我们不加分析地搬过来,遇事一味装糊涂,并以此作为修身要则,那肯定是要碰钉子的。正确的态度是,在个人名利问题上,“糊涂”尚可,可以少许多攀比的烦恼;在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非但不能有半点糊涂,而且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乐其)
上一篇:唱出心中的花儿
下一篇:能否对试用期公务员进行政务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