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观察网!

法治观察网

网站首页

时政快讯
法治聚焦
政法资讯
法治建设
法治服务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资讯 > 冯晓光:“小”区“大”法官

冯晓光:“小”区“大”法官

发布时间:2021-03-15 来源: 北京法院网 作者:佚名

  一个背包,一辆电动自行车,他背着国徽走街串巷;一方桌案,一台电脑,他带领团队埋首卷宗,查事实、解难题;一对耳朵,一张嘴巴,他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在法律和情理间端稳天平,说的都是信服话。冯晓光,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法官、诉调对接团队负责人。这位“小”区“大法官”,见的是鸡毛蒜皮,听的是百姓心声,理的是社会和谐。

   从理科痴迷者到一名“懂法的人”

  冯晓光和法律的“结缘”源于高考失利。

  那年,恰逢冯晓光家乡河南省高考制度改革,文理不再分科。严重偏理科的冯晓光的分数顿时失去了竞争力,与心仪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阴差阳错间,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学生。此后,为了回到心爱的理科专业,冯晓光也曾多次努力过,因此,他的求学之路也经历了几多波折。

  本科毕业之后,出于对理科专业的喜爱,冯晓光试图转回自己喜欢的相关专业,希望能离数学近一点,但却因为英语成绩不理想,三次跨专业考研失利。第四年,已经通过司法考试的他,在转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时,却又一次以一分之差被拦在了门外。

  是为了梦想始终倔强,还是顺其自然,选择不一样的风景?深思熟虑之后,冯晓光作出了人生的重要决定:接受调剂,去北京化工大学攻读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

  “考研失败的那几年,心情其实是非常沉重的。但这样的经历,反而使我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能更沉得住气、扛得住事。尤其是后来,我从导师陈传法那里进一步感受到了法学的魅力,他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让我觉得我没有选错路。”谈起那段“曲折坎坷”的经历,冯晓光更多的是云淡风轻和心怀感恩。

  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冯晓光的事业方向日渐明朗。毕业后,冯晓光通过法院系统的公务员考试来到法院工作。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事法院工作十年,冯晓光办理过医疗、交通事故、民间借贷、买卖租赁、保险合同、财产损害赔偿、继承析产、劳动争议等各类民商事纠纷。在各类民商事纠纷中的摸爬滚打,也让他和团队在诉调对接工作站处理起各类纠纷时更加得心应手。接手诉调对接工作之后不久,冯晓光便交出了优异答卷: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院结案状元,2019年审结案件数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420件。2019年、2020年,冯晓光审判团队连续两年蝉联北京市“十佳调解速裁团队”,并于今年获得第二届北京市先进审判团队荣誉称号。

  2019年6月的一天,冯晓光正在街道调解矛盾,突然接到了东四街道司法所所长王永恒打来的电话,语气很着急,“社区调解主任说,那两个表兄弟又打起来了,冯法官您能赶过来和我一起去看看吗?”

  原来,冯晓光所在东城区某社区里有一对表兄弟,两人一直在争夺九叔去世后留下的一间四合院房屋继承权。

  “说是争屋子,但那间屋却非常小,两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九叔生前收集的书画古董。为了防止对方私自占有,两人各自在那间小屋子的门上添了一把锁。”想起那时的场景,冯晓光哭笑不得。“当时,两兄弟拿着现行继承法给我看法条,说他们都有代位继承权。”

  冯晓光当着两兄弟的面,把相关法条读出来,一条一条解释给他们听。“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代位继承只和被继承人的晚辈血亲有关,与兄弟姐妹的晚辈无关。你们说的这一条,恰恰证明你们没有继承权。有继承权的是你们还健在的十姑。”

  两兄弟听完冯晓光的解释,互相看了看对方,都有些不好意思。旁观了一切的社区主任对冯晓光竖起了大拇指,“你们懂法的人来了就是好,直接给他们解释法律,他们自然就蔫了。”

  十年弹指一挥间。从一个地道的理科生到成为一名他人眼中“懂法的人”,冯晓光已然和法律工作难解难分。

   特殊的灭“火”“消防员”

  “不行!今天就得把钱给我们!”

  “您知道的,单位效益差,一时半会拿不出那么多钱。”

  2019年3月,东城区法院的法庭里又传来了熟悉的争执声。其中大多是老年人的声音,他们年年来法院起诉,已经是法院的“老熟人”了。

  之前,某国企改制为商贸公司,由于效益不好,每年拖欠离退休员工每人两千多元的过节费、取暖费。为了讨要应得福利,2015年起,200多名老人开始与商贸公司打官司,仲裁、诉讼、立案、审理、判决、执行,每年都要走一套流程,一年到头为了同一件事反复折腾。

  “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当事人最大的八九十岁,最年轻的也是退休年纪,每年都这么跑,效率低、太辛苦。”为了帮老人们尽早拿到福利费,冯晓光决定协调各方换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开展一站式调解。

  调解协商的地方安排在公司住所地司法所的一个四合院里。空间不大,但很有老北京胡同的味道,在老百姓熟悉的环境里,更容易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为了避免人多照应不过来各位老人,冯晓光法官团队只能分批安排调解,一天处理一二十人次,一天一天连轴转。

  “老人和公司双方每天激烈交锋,动不动就谈崩。吵起来不过瘾还会试图动手,跟打仗似的。我们作为调解人员,必须非常耐心。”那时的场景,在冯晓光的脑海中仍然十分清晰。

  前前后后历经了差不多两个月,这件一站式调解工作终于结了硕果。2019年6月,东四司法所诉调对接工作站,在冯晓光和社区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困扰老人们多年的问题终于通过调解得以解决。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必须每年都进行一次司法确认,但比起往年,老人们今后只需跑一趟,大幅减轻了诉累。今年情况特殊,但防疫调解两不误。为了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我们把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做好,老人们坐在家里等我们的电话就可以了。”冯晓光说。

  今年9月8日,最后一批案件调解工作完成,老人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退休员工为了节日福利年年拉锯,表兄弟为了遗产大打出手,邻居为了窗户位置争执不休,妯娌为了琐事打到对方骨折……冯晓光和他的团队,整天都需要面对这样的“鸡毛蒜皮”。

  “老百姓的事还有‘小事’?”被问及这样的工作和学生时代对法官的“想象”是否有落差,冯晓光笑着反问。“咱可不能小看这样的‘鸡毛蒜皮’,必须把每一个小矛盾处理得当,社会才能有大的稳定,百姓的日子才能过的舒心。咱得对得起背后的国徽。”

  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东城区人流稠密,集中了国家和北京市主要行政、事业机构,文物古迹最为集中,是首都功能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地处其中的东城区法院,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也格外重大。可以说,冯晓光是实实在在的“小”区“大法官”。

  “诉前调解不计入案件数量,对法官来说不见得是‘好买卖’,但如果算一笔政治账、社会账,又是最‘划算’的选择。”冯晓光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精明”账。

  “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矛盾纠纷在还没激化的时候,最好化解。等到打起来、闹上法庭,当事人和法官都要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冯晓光认为,负责诉调对接工作的法官就像“消防员”,要在纠纷还是“小火苗”的时候就冲上去把它扑灭。

  “我们一定要找到最快的灭‘火’办法,把老百姓的心气捋顺,让他们从冲动状态回归理性,那样大家才能有的谈。”

  2019年,冯晓光背着国徽走街串巷的身影在网上“火”了一把。冯晓光和他的审判团队经常背着国徽,带着卷宗、法袍和电脑,骑着电动自行车走街串巷,到街道司法所、交通支队、劳动监察队、医疗纠纷调委会、投融资商会等11个诉调对接工作站,开展诉前调解和巡回审判工作的事迹,被网络“曝了光”,赢得点赞一片。

  17岁就参军的邱老先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名副其实的老英雄,腿部至今还留有弹片。2019年,邱老先生的三儿子因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他悲痛不已。由于不满婆婆对房子遗产的安排,三儿媳赵某随后起诉至东城区法院。丧子之痛加上一家人的争执,让邱老先生愁容满面。进行诉前调解的人民调解员崔健了解情况后,找到了冯晓光。

  考虑到邱老先生年事已高,同时腿部留有弹片行动不便,冯晓光果断决定上门调解。“咱们应该为有贡献的老英雄做点事。”冯晓光说。

  “今天正好大家都在,那我主持一下,你们祖孙三代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大家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一起把咱们家的大事儿给定下来。”在邱老先生家里,冯晓光组织三代人一起召开家庭会议,确定遗产分割方案。

  从下午聊到晚上,冯晓光在三代人中间来回劝解,回答他们的疑问。几个小时下来,只差一点点,调解功亏一篑。

  第二天上午10点多,忙完手上的案子,冯晓光和书记员背上国徽,拿上材料,头顶盛夏烈日,骑着电动车再次赶往邱老先生家里。最终,新的遗产分割方案确定,一家人心结打开、重归于好。拿到法律文书,坐在床边的邱老先生激动地拉起冯晓光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老英雄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那种成就感是任何金钱荣誉都无法替代的。”想起那双瘦弱却温暖的手,冯晓光言语里满是自豪。

  在东城区法院“和立方”的宣传片里,冯晓光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每一个画面里,或是参加会议讨论完善诉调对接方案,或是面对当事人,总是一副专心倾听的样子。

  “咱们得主动走近老百姓、耐心听老百姓说话,老百姓才会乐意听咱们讲话。”冯晓光说。

  “你是第一个愿意听我说这么多话的人。”从抱怨另一方蛮不讲理到倾诉自己诸多无奈,滔滔不绝两个小时之后,当事人老张冷静了许多。“冯法官,你说怎么判吧,我都听你的。”

  “想让双方冷静下来,就要听他们说。比起一个冷冰冰的判决,他们往往需要的是倾听和理解。”冯晓光深谙此中道理。

  一次又一次,冯晓光总有办法,把当事人从非理性的边缘拉回理性的对岸。凭借十万分的耐心,冯晓光以“听”的绝招,让当事人的满腔怨气有了出口。乱窜的“氢气球”撒了气,安安静静地接受冯晓光的“法”与“理”。

   讲人情又不讲人情的“小”法官

  “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性,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

  今年,东城区法院“党徽耀我心”主题诵读会的舞台上,冯晓光和同事郑重取出一笔一画誊写的毛岸英写给表舅向立三的信,小心翼翼地展开,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

  “我特别认同毛岸英在这封信中关于‘人情’的表述,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法官,对‘情理法’关系的思考。”冯晓光说。

  2014年,冯晓光到天坛街道挂职巡回法官。一年间,他走遍了天坛的街头巷尾,成为“最爱管闲事儿”的法官。提到他的“热心肠”,无人不夸,帮助街道接待化解信访,帮助居委会调处邻里纠纷,在天坛街道,有矛盾有纠纷的地方,总能看到冯晓光的身影。在那里,他曾遇到一位无户口、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义务人的“三无”老人。在老人病卧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到离世的时间里,他一日三次上门照看,用吸管杯给老人喂水喂饭,多方协调帮助解决老人的生前身后事。

  “法官要讲人情。不懂人情,就没办法理解当事人的想法;不设身处地,就没法做老百姓的工作。”但需要法律妥协的“人情”,从没有出现在冯晓光的字典里。“我一直记得刚进法院时,师父对我说过的话:其他事情都可以商量,但法律面前,一步都不能退。”冯晓光温和的声音突然响亮了起来。

  冯晓光处理过一起案件,当事人是法律领域专业人士。这件案子案情并不复杂,但事实确认却十分繁琐。沟通的时候,对一些缺乏证据支持的事实,当事人反复强调自己说的是实情,无需证据证明,但冯晓光坚持要亲自查找相关资料来认定案件事实。

  “怎么,你这个小法官,还信不过我这个专业人士吗?”面对冯晓光的坚持,当事人开玩笑地说。

  与处理过各种复杂案件的当事人相比,经常与鸡毛蒜皮打交道的冯晓光,的确是个“小法官”。但“小法官”有他的大原则。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不管多大、多小的法官,都要按程序来,遵守诉讼程序,我得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冯晓光和颜悦色,淡定回应。

  后来,冯晓光亲自去派出所和相关单位调取了相应的证据、查阅了上世纪留存的一些历史档案,确认无误之后,最终作出了事实的认定。得知整个过程后,他的认真执着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和钦佩,为了表示感谢,特意向冯晓光赠送了一本自己所著的亲笔签名的书。

  在一起金融纠纷中,当事人蒋某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办事疏漏,向该单位的投诉部门反映,没想到却遭到了接待人员的言语侮辱,严重影响了其工作和生活。调解组织介入调解后,该银行多次表示愿意赔付对方损失,但当事人却始终不置可否。无奈之下,调解组织只好找来冯晓光。在了解完事情经过后,冯晓光当面指出了问题症结:

  “这不仅仅是经济赔偿问题。我认为,当事人其实最想要的是你们单位明确的态度,是一句真诚的道歉。但你们恰恰没有做。”

  听到这句话,当事人的眼泪夺眶而出,多日来压抑的委屈与不平终于找到了出口。后来,该银行代理人代表银行向当事人表示了诚恳的歉意,一场纠纷烟消云散。

  “调解矛盾纠纷,难道调的仅仅是钱款吗?作为调解员、法官居中调停,方案不仅依法,还得有人情味。”冯晓光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般人看案件报道、读裁判文书,可能只是注意到了那些文字,但在我眼前,浮现的都是当事人面对纠纷时的面孔,是他们为了尊严、为了公正、为了生存而奔波的画面。”

  手持天平十年,冯晓光对工作的体会就像毛岸英在信里所说的: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好听、很容易,做起来却实在不容易。”

  “望从头干起,从小干起,不要一下子就想负个什么责任,先要向别人学习,不讨厌做小事,做技术性的事。我过去不懂这个道理,曾经碰过许多钉子,现在稍许懂事了——即是说不仅懂得应该为人民好好服务,而且开始稍许懂得应该怎样好好为人民服务,应该以怎样的态度为人民服务了。”

  舞台上,冯晓光朗诵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又要分案子啦!”冯晓光团队的书记员孟德棋是个高大阳光的男生,乐呵呵地从隔壁跑来“串门”,顺便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同事休产假,需要将手头的案子分给别的法官办理,大家一致派最活泼的书记员王卓琳

  “抽签”。

  “哎呀,这次手气不好,抽到了最难的。”王卓琳很快抽签回来,纤瘦的胳膊抱着厚厚一摞卷宗,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上。

  “没事,反正晓光哥从来不挑分过来的案子,总是一拍桌子说,‘全收’!”孟德棋大声说。想起过往场景,大家不由得笑成一片。坐在角落里的冯晓光也乐了,“没问题,最麻烦的案子都给我。”

  “辛苦是辛苦,不过挺开心的。”被问及和冯晓光共事的感受,王卓琳不假思索地说,“跟着晓光哥办案子能学到不少东西。我现在也可以帮忙给当事人调解啦。”

  “卓琳很厉害的,她一说话,当事人都会认真听。”冯晓光笑着夸自己的“徒弟”。

  “要么这个句子中间加个逗号,要么这一段提前。”忙碌间,冯晓光抽空给其他书记员修改文书,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

  采访期间,冯晓光所在的五人办公室里,通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案卷翻阅声此起彼伏,大家埋首工作一刻未停。

  对冯晓光来说,“几点算加班”成了一个“困惑”。

  “院里下班时间是五点多,不过晓光哥每天都要忙到八九点才能回家。”最了解冯晓光的王卓琳说。

  一年近3000起案件,还要抽时间去各个社区参与诉前调解,冯晓光的“档期”安排得满满当当。有一次周末,冯晓光带女儿上课,街道一个电话突然打来,说当事人打起来了。冯晓光只能把孩子转交给爱人接送,自己立刻赶去“救火”。

  “基层法官哪有不加班的。至少现在我还能顾得过来,晚上回家早,还能赶上给孩子讲个睡前故事。”对此,冯晓光习以为常,轻描淡写。

  “晓光哥是个好爸爸!虽然很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陪家人,还会给女儿当家教,专教奥数。”听到记者和冯晓光聊到工作生活,王卓琳主动“爆料”。

  冯晓光的女儿有特别的“睡前故事”,那就是爸爸白天处理的一起起案件。每当听到又有人化干戈为玉帛,小小的孩子便会感到高兴和满足。

  “选择把案件当睡前故事,是想通过耳濡目染,让她觉得爸爸的工作很有意义,能够知道天天不下班的爸爸到底去哪儿了。同时也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榜样。如果她以后对法律这条路感兴趣,我会选择全力支持她。”提到女儿,冯晓光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原文链接:http://bj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0/11/id/5570490.shtml